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利血平对噪声污染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干预作用, 选用 SPF 级 Wistar 大鼠, 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噪声刺激, 和先给予利血平再给予相同噪声刺激, 每天 1 次, 每次刺激 30 min, 连续刺激 20 d。第 21 天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结果发现, 分别给予大鼠 30、60、80 dB 噪声刺激, 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 71.36%、75.11%、84.56%, 雌激素(E2)水平升高了 51.68%、69.28%、81.28%, 卵泡刺激素(FSH)分别升高了 22.76%、49.43%、87.64%(P<0.01); 促黄体生成素(LH)分别升高了 16.31%、34.79%、75.24%, 催乳素(PRL)分别升高了 16.51%、36.04%、60.55%, 睾酮(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9.12%、20.06%、68.39%。先给予利血平再给予相同强度的噪声刺激, 除 T 水平升高外, 其它激素水平均低于单纯噪声组。实验结果提示, 噪声污染能显著影响大鼠血性激素水平, 利血平具有干预噪声污染、保护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宾淑英  吴仲真  张鹤  林进添 《昆虫学报》2014,57(9):1094-1104
遗传变异与种群持续性及其进化潜力密切相关,而生物入侵导致种群遗传变异或遗传多样性的改变为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态和进化问题提供了理想模式。分子标记技术是调查种群遗传变异的重要工具,揭示了入侵种的入侵过程和结果,并预测未来的发生情况。本综述归纳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入侵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以典型的研究个案为例,分别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隐蔽入侵的监测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在重构入侵历史研究中的推算方式,分子标记技术在探索种群遗传变异与成功入侵机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分析在昆虫入侵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病原线虫对桔小实蝇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室内和田间实验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控制作用。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线虫的4个品系(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与A24品系,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SN品系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以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桔小实蝇的侵染力最强,其3天的LD50和LD95分别为35.0和257.1条/cm2土壤。按300条/cm2土壤的量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当代桔小实蝇的控制效果为86.3%。用以虫期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田间桔小实蝇下代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按300条/cm2土壤的量施用线虫,对照杨桃园的桔小实蝇种群趋势指数为105.9,而处理杨桃园的桔小实蝇种群趋势指数下降为15.5;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桔小实蝇的干扰控制指数为0.146,即线虫处理果园的下代种群密度仅为对照果园的14.6%。  相似文献   
25.
根田鼠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 年7~9 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对根田鼠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对根田鼠栖息地利用强度变量(一定面积内的跑道长度、跑道分叉数、洞口数) 与12 个栖息地特征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显著影响跑道长度的变量为灌丛高度、竞争性啮齿类、电线杆、早熟禾、围栏、灌丛间距和双子叶植物生物量; 显著影响跑道分叉数的变量为灌丛高度、竞争性啮齿类、电线杆、早熟禾和围栏; 显著影响洞口数的变量为灌丛高度、土壤含水率和围栏。对影响利用强度变量的因素进行综合生态学分析表明,在小生境尺度上, 研究期间影响根田鼠栖息地选择的因素主要为捕食风险和种间竞争, 食物资源和土壤硬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爱羚: 第一只家养成功的藏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藏羚 (Pantholopshodgson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隶属于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1~ 4 ] ,主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的高寒荒漠化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地区 ,海拔一般在 4 10 0~ 5 5 0 0m之间 ,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国际社会对藏羚羊的保护高度关注 ,但由于缺乏对该物种的科学认识 ,保护措施只能以反盗猎和打击藏羚羊绒及其制品的走私贸易为主[4 ] 。我们在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 ,开展了藏羚羊种群生物学及保护措施的研究 ,并…  相似文献   
27.
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几种有蹄类动物的食物重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别与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63.0%、48.4%和24.1%,在冷季的重叠度为别为71.6%、42.0%和11.4%;藏羚羊与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52.0%和33.4%,其在冷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50.3%和29.3%;野牦牛与藏原羚在冷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13.1%和15.9%.在可可西里地区吲域分布野牛有蹄类动物种间,藏原羚与其他有蹄类动物食物重叠较少,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之间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重叠,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反映了这些动物之间复杂的竞争和共存关系.此外,家牦牛和藏羊均与这些野生有蹄类动物存在高度的食物重叠.  相似文献   
28.
WhiteJ宾萍  胡万达 《蛇志》2003,15(4):79-79
临床毒素学包括着一个较宽的医学情况范围 ,这些医学情况由于陆地和海上的有毒生物体的螯刺毒作用所致 ,而且还包括因摄入植物和动物毒素而引起的中毒。与毒素有关的疾病是引起全球性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那些热带和亚热带大陆地区。蛇咬伤是一种简单而又最重要的与毒素有关的疾病 ,在非洲、亚洲和美洲许多地区实质上是引起死亡的原因。最重要的蛇族是蝰蛇科和眼镜蛇科 ,它们引起一系列临床效应 ,包括局部坏死、神经毒性、凝血病和出血、肌毒性和肾脏毒性。这些效应因蛇的地理位置和种群而异。蜘蛛螯刺毒作用导致的发病率也是…  相似文献   
29.
玉米胚胎发育、萌发与胚的结构及子叶二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与半薄切片技术,观察了玉米(Zea mays L.)的胚发育过程,得到以下认识:第一、关于原胚。玉米合子细胞分裂形成的原胚分为胚柄、胚基与胚体三部分。胚柄短小,寿命短暂。胚基具有生长带,纵向伸长长度大,胚基的上部参与形成胚根鞘,其余部分干缩后附在胚根鞘末端。第二、玉米胚的背腹极性及二型子叶。原胚初期胚体出现背腹极性,腹面的细胞小,细胞质稠密,液泡较少;背面的细胞较大,细胞质稠密度略低,液泡较多。原胚后期胚体分化为腹部与背部,腹部从腹面的中央突起,背部在腹部的周围(从左至右侧)及整个胚体背面。进入幼胚时期,腹部分化为胚芽鞘、生长锥、胚轴、胚根和胚根鞘(大部分)。期间,胚芽鞘原基和根原始细胞的分化都从胚体的中轴部位开始,然后向两侧和四周扩展,表现出胚体腹面形态的两侧对称性。原胚的背部形成盾片原基,盾片原基经历向左、右、上、下的迅速扩展和加厚的生长,将整个腹部所分化形成的构件藏于盾片的纵沟之中,最后盾片从纵沟的边缘长出的左、右侧鳞均向胚体的中轴线生长,完整显示出玉米胚腹面的两侧对称。玉米胚由腹部顶端形成胚芽鞘和生长锥的情况与水稻胚的胚芽鞘(顶生子叶)和生长锥的形成相同,玉米的胚芽鞘也是顶生子叶,盾片则是侧生子叶。玉米异型子叶的由来在于胚体的背腹极性。第三、玉米胚的真实形态结构及胚胎发育时期的划分。玉米胚是一个胚轴,其顶部是具胚芽鞘的胚芽,中部是具侧生子叶(盾片)的胚轴,下部是具胚根鞘的胚根。盾片从背面到腹面包住整个胚轴系统,在胚的腹面上可见从盾片边缘衍生的左、右侧鳞的边缘相迭,只在接缝线的上、下端留下蝌蚪状的小孔,使胚芽鞘和胚根鞘的末端稍露出。胚胎发育分为4个时期:1.原胚期——从合子细胞分裂开始至分化背部与腹部为止;2.腹部迅速分化期;3.盾片快速生长期;4.侧鳞生长、胚套形成期。第四、获取垂盲于胚腹面正中央纵切面是正确认识玉米胚形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生活环境条件(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对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空间大小不等的笼具饲养中国树鼩,或给予利血平,分别在15、30、60、120、180 d时用乙醚吸入麻醉,从心脏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内皮素(endothelin,ET)、肾上腺素(adrenaline,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结果①将中国树鼩分别放入大笼(D1组)、小笼(X1组)单独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与大笼(D1组)比:小笼(X1组)T水平显著降低(P0.01),A、NA、ET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X2组T、A、NA水平均比小笼单独饲养(X1组)显著升高(均P0.01)。③利血平各组A、N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④小笼单独饲养(X1组)、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的动物均出现猝丧、食欲降低、睾丸萎缩、阴茎外露下垂等应激症状。利血平组中国树鼩均出现性情温顺,活动显著减少,食欲降低,停喂利血平,放入大笼饲养,动物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结论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均能引起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变化和心理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